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六安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政府外事办)发布时间:2018-04-03 11:36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六政办秘201853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示范园区管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8年六安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43日      

2018年六安市加快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工作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全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根据《2018年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安徽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总体建设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全面建成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更多事项网上办理,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做优实体政务大厅,办事“只进一扇门”,深入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改革,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更便捷、更有效率,持续创优“四最”营商环境,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数字六安提供更优的环境、更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市级“一张网”升级融合,形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

1打造政务服务平台升级版

工作目标: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打造全市政务服务一个APP,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网上办理事项达到90%

实现方式:加强市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做到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全覆盖,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与省级平台深度对接,持续推进平台迭代升级、完善功能,优化六安市政务服务门户,拓展微门户建设。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政务服务事项做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2.加快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工作目标:完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加快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和办件信息交换。

实现方式:完善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功能,提升在线受理、办理、反馈以及并联审批、协同办理、物流快递、在线支付等应用,并向基层延伸,推进跨层级协同办理。加快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对接,办件全流程信息实时交换。完善市级电子监察系统,汇集形成全市政务服务监察信息库,加强政务服务数据的监察、展示、分析、利用等。

3.强化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建设

工作目标:梳理电子证照目录,建设电子证照管理系统,推进存量电子证照入库。

实现方式:建成市级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并实现与省级电子监察互联互通。完成各级各部门电子证照目录梳理,汇总形成全市电子证照目录,按省统一要求上报。实现各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对接联通,逐步做到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推进各级各部门存量证照信息电子制证和入库,实现跨部门证照调用、验证。

4.升级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工作目标:优化用户身份认证,全面推行快递服务,升级统一公共支付平台。

实现方式:开展对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线下认证。持续推进与各级各部门业务系统认证对接。完成物流理系统与第三方快递物流平台无缝对接,实时交换快递服务申请数据和物流状态信息,实现申请材料和办理结果快递送达服务。完善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功能,扩大缴费范围,力争实现各类费用缴纳全覆盖,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接入公共支付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缴费。

5优化政务服务网门户功能

工作目标:优化门户功能和网上互动渠道,优化智能客服服务,整合政民互动途径,推动12345”热线集成应用。

实现方式:科学合理设置服务分类,完善搜索、咨询、预约、查询、办理、网上支付等功能,充实咨询问答知识库,推进全天候智能客服服务,确保群众能够“找得到、问得清、办得好”。逐步整合各级各部门政民互动资源,推动12345”热线与政务服务网集成,畅通群众办事诉求渠道,减少群众跑腿。

6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工作目标:加快“智慧大厅”升级改造,推进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发挥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作用。

实现方式:充分发挥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作用,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发展,做到服务标准统一、功能互补。加快实体大厅智能化改造,统筹服务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一套系统无缝衔接、合一通办。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全部进驻、授权到位,深化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有序推行审监分离改革,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新机制,推进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对进驻事项梳理论证,分批推出“一次办结”事项清单,实现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加强乡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乡村为民服务工作站体系,在村庄建立网上服务站点,推行代办服务,健全自助服务功能,打通网上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提升网上服务供给水平

7.巩固提升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标准化建设

工作目标:编制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同源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

实现方式:配合梳理完成县、乡公共服务事项和村级为民服务事项,以及市县乡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目录清单,完成其他已申请类权力事项目录清单的合法性审查,压茬梳理编制相应事项的实施清单。办事指南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同源发布,做到同一层级的相同事项,在不同县区办事指南标准相对统一。

8.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工作目标:动态完善3+2”清单,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

实现方式:按照“谁编制、谁维护”原则,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颁布、修订、废止和部门职能变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完善市级政府权责清单、两个新型服务清单、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加大对县区指导力度,同步推进市县乡清单的动态调整,确保清单依法合规、及时有效。

9 准确公开办事服务信息

工作目标:持续动态完善办事指南内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准确清晰全面的办事指引。

实现方式:进一步完善细化办事指南,详细列明依据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联系方式等,明确需提交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签名签章等要求,并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

10不断拓展网上可办事项

工作目标: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汇聚整合热门服务。

实现方式:各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平台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反馈,做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凡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都要推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汇聚群众关注的教育、卫生、住房、交通等领域的热门服务、便民服务,整合到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查询、网上办理。

(三)简化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政务服务便利化

11优化网上办理流程

工作目标:再造网上办理流程,规范网上办事材料管理,压缩办理期限。

实现方式:深化网上办理深度,重点推动业务量大、群众办事频密、来回跑次数多服务事项的流程再造,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进一步压缩办理期限,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办成事、办好事。充分利用企业云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公司等,开展预约查询、证照寄送、在线支付等服务,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便民服务。

12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工作目标: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各类证明,精简办事材料。

实现方式:清理群众和企业办事的各类证明,精简办事材料。推行电子证照、电子文件归档应用,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

13提供集成服务

工作目标:建设网上“中介超市”,推行基于场景式的办事专题服务。

实现方式:以群众办“一件事”为标准,梳理关联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和逻辑,推行基于旗舰店方式的办事专题服务。统一标准、分级建设网上“中介超市”,梳理公布中介服务事项、服务机构、政策法规等,明确进驻规则、服务指南、选取规则及咨询投诉渠道、方式。

14推进联合办理和跨地区办理

工作目标:建立联合办理机制,推动跨区域办理。

实现方式: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围绕涉及多个部门的事项,建立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联合办理机制,构建网上并联审批系统,推行并联审批、多规合一、多图联审、联合踏勘等。实行企业设立、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等联合办理,实现“综合受理、统一出件”。

15推行“智慧+政务服务”

工作目标:利用新技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探索推行“智慧审批”。

实现方式:借助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实时沟通、平等交互、流程可视的全程互动式政务服务。利用生物特征认证、图像识别等技术,提高实名认证、网上申报等便捷性,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拓展智慧审批部门和事项的范围,综合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由电脑审批代替人工审批,实行审批自动受理、智能审查、自动出具结果,提供“秒办”“秒批”服务。

(四)大力推进信息共享,提高服务效率和决策水平

16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

工作目标:清理“僵尸”系统,整合分散的、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

实现方式:按照“先整合、后接入”方式,将各级各部门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着力打通各级部门自建业务系统,完成重点单位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挂接。

17.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

工作目标:编制完成市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升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实现方式:完善“六安市信息资源开放平台”建设,实现与省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加快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办件、投资项目、社会信用等业务信息共享应用,逐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

18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应用

工作目标:开展政务服务数据融合分析研究、深度挖掘利用

实现方式:组织对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产生、交换、沉淀的基础数据、办事过程数据、服务行为数据等开展融合分析研究、深度挖掘利用,结合明察暗访、服务评价、第三方评估、媒体监督等方式,及时了解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探索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参考。

(五)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保障平台安全稳定运行

19完善基础保障设施

工作目标:升级电子政务外网,实现网络全覆盖。

实现方式:升级改造市级政务外网城域网、县级政务外网城域网和市到县政务外网骨干网,完成县以下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外网接入。

20.推进配套制度建设

工作目标: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出台市级配套文件。

实现方式: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建设、验收源头管控机制,贯彻实施《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办法〉的实施意见》《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安徽政务服务网六安分厅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21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护

工作目标:加强技术保障,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实现方式:加强对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网上支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等重要系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强化市政府办牵头抓总、市编办负责清单编制、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建设应用、市电子政务办负责技术保障的工作机制,细化目标、责任和时限要求,建立健全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落实机制,形成完整闭合的责任链条。各县区政府办要加强对本级使用平台的统一监督管理,完善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协调机制。强化协调调度,确保工作不松劲。加大财政支持,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二)强化督查考核。将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列入重点督查事项,由市政府办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组织开展集中督查,加大对薄弱地区、部门工作督促指导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和成效,推动全市工作水平整体提升。做好“互联网+政务服务”绩效考核工作,切实发挥好指挥棒和评价器的作用。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和监督问责,综合评价政务服务绩效。运用“一张网”建设及应用推动部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等,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效能。对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做法,加强宣传推广,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三)加强队伍建设。理顺各级平台运行监管职能,强化平台运行技术保障。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互联网思维。针对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分级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着力打造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

(四)加强宣传推广。依托安徽政务服务网六安分厅、实体政务大厅窗口、12345务热线等渠道,建立企业和群众咨询、感知、投诉、评价的收集机制,健全统一归集、分办交办、及时改进、评价反馈的用户需求办理机制,发挥媒体监督、专家评议、第三方评估等作用,汇聚众智改、服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营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良好氛围。

 

附件:2018年六安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分解表

 

附件

2018年六安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

一、推动平台升级融合

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全覆盖

430

平台建设组

各县区政府

2

升级优化政务服务门户,加强政务服务APP建设,开通完善事项发布、表单预填、办事预约、咨询投诉、查询评价、网上支付等功能,与各级各部门自建移动应用对接,并拓展服务内容,适宜在手机上办的业务全部梳理上线。

630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3

网上办理事项达到90%

531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4

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1130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5

完成市级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与省平台对接,推进跨区域、跨层级协同办理。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

6

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市级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互联互通,办件全流程信息实现实时交换。

930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7

完善市级电子监察系统,监察数据与省平台实时交换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

8

建成市级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并互联互通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市直有关单位

9

报送市级电子证照目录

520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

10

各业务办理系统与电子证照管理系统对接联通,新增电子证照与纸质证照同步签发

630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11

一、推动平台升级融合

持续推进各部门存量证照信息电子制证和入库,实现跨部门证照调用、验证

1031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12

完成政务服务用户统一认证线下窗口试点

531

平台建设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13

完成与各级各部门的业务系统统一认证对接

731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14

完成物流配套管理系统与第三方快递物流平台无缝对接

531

平台建设组

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政府

15

完善统一公共支付平台功能,扩大缴费范围

630

平台建设组

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16

各级各部门接入公共支付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站式缴费

831

平台建设组

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17

科学合理设置服务分类,完善平台搜索、咨询、查询等功能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

18

充实咨询问答知识库,优化全天候智能客服服务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19

逐步整合各地各部门政民互动途径

1231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20

推动“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政务服务门户和管理平台集成

630

平台建设组

市长热线办、各县区政府

21

依托政务服务网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功能升级、服务提升,做到标准统一、功能互补

831

平台建设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22

统筹服务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一套系统无缝衔接、合一通办

930

平台建设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23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和审批办理职权全部进驻、授权到位,深化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有序推行审监分离改革,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新机制

930

综合协调组

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24

 

分批推出“一次办结”事项清单,实现窗口办事“最多跑一次,多次是例外”

831

平台建设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25

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

930

综合协调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26

村庄建立网上服务站点,推行代办服务,健全自助服务功能

531

综合协调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27

二、加快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应用

配合省业务梳理组完成县、乡公共服务事项和村级为民服务事项,建立统一的县、乡、村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

430

业务梳理组

市编办、各县区政府

28

配合省业务梳理组梳理市、县、乡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形成省级以下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目录清单

430

业务梳理组

市编办、各县区政府

29

完成省级以下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目录清单合法性审查

531

业务梳理组

市法制办、各县区政府

30

对外公布施行省级以下其他依申请类权力事项目录清单和县、乡、村公共服务目录清单

430

业务梳理组

市编办、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31

梳理公布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

531

业务梳理组

市直相关单位、县区政府

32

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同步同源发布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

531

业务梳理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编办、市工商质监局、市法制办、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33

按照“谁编制、谁维护”原则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

630

业务梳理组

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编办、法制部门,政务服务中心

34

持续动态完善市县两级政府权责清单、两个新型服务清单,以及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实施清单

1031

业务梳理组

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编办、法制部门,政务服务中心

35

持续加大对县区指导力度,同步推进市县乡村清单的动态调整

1031

业务梳理组

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编办、法制部门,政务服务中心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36

 

持续动态完善办事指南内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准确清晰全面的办事指引

930

业务梳理组

各级政务服务实施机构,编办、法制部门,政务服务中心

37

政务服务事项做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与企业生产经营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逐步实现“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1031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38

推进热门服务汇聚到政务服务网,实现网上查询、网上办理

930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39

三、简化优化服务流程

重点推动业务量大、群众办事频密、来回跑次数多服务事项的流程再造

831

业务梳理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编办、市工商质监局、市法制办,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40

推进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

731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41

持续提高办事效率,让企业和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办成事、办好事

1031

业务梳理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编办、市工商质监局、市法制办,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42

充分利用云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物流公司等,持续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便民服务

1031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43

完成群众和企业办事各类证明清理,精简办事材料

831

综合协调组

市编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44

以群众办“一件事”为标准,梳理关联政务服务业务流程和逻辑,提供集成服务

731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45

分级建设网上“中介超市”,梳理公布中介服务事项、服务机构、政策法规等,明确进驻规则、服务指南、选取规则及咨询投诉渠道、方式

930

业务梳理组

市直有关单位、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编办、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

46

设立综合窗口,建立联合办理机制,构建网上并联审批系统

630

综合协调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47

 

实行企业设立、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等联合办理,实现“综合受理、统一出件”

1031

综合协调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48

建立跨区域业务办理机制

630

综合协调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

49

借助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实时沟通、平等交互、流程可视的全程互动式政务服务

630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

50

利用生物特征认证、图像识别等技术,提高实名认证、网上申报等便捷性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

51

拓展智慧审批部门和事项的范围,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秒办”“秒批”服务

1031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52

四、推进数据共享应用

完成“僵尸”信息系统清理工作

630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53

各级各部门分散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为一个互联互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系统”,接入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630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54

与省对接完成重点单位政务信息资源数据挂接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直有关单位

55

完成市级政务信息资源调查

430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

56

编制完成市级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

57

完善六安市数据交换系统,与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完成对接联通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

58

完成人口、法人、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设

5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市直有关单位

59

开展政务服务数据融合分析研究、深度挖掘利用,及时了解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探索个性化精准推送服务

1130

平台建设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60

五、完善基础设施和制度体系

升级改造市级政务外网城域网、县级政务外网城域网和市到县政务外网骨干网。完成县以下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外网接入

731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各县区政府

61

建立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投资、审批、建设、验收源头管控制度,避免重复建设

531

市政府办

市电子政务办、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62

贯彻落实《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安徽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办法〉的实施意见》《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安徽政务服务网六安分厅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

1130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63

加强对电子证照、统一身份认证、网上支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等重要系统和关键环节的安全监控,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930

平台建设组

市电子政务办

64

六、坚持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继续坚持“一把手”负责制

-

市政府办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65

强化市政府办牵头抓总、市编办负责清单编制、市电子政务办主管建设、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运行管理的工作机制。各县区政府强化对本级平台使用的统一监督管理,完善责任分工协调机制

-

市政府办

市编办、市电子政务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66

建立健全全过程、高效率、可核实的落实机制,形成完整闭合的责任链条。加强工作协调调度,确保工作不松劲

-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67

加大财政支持,提供经费保障

-

综合协调组

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68

列入重点督查事项,组织开展集中督查,加大对薄弱地区、部门工作督促指导力度

831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69

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加大考核权重

930

综合协调组

市政府办

70

探索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930

综合协调组

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序号

 

工作任务

完成时限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71

六、坚持和完善工作体制机制

推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服务创新,推进“群众办事不求人”改革

-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72

宣传推广复制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做法,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

综合协调组

市政府办、各县区政府

73

理顺各级平台运行监管职能,加强机构建设,强化平台运行支撑保障

-

市政府办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74

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制定并实施培训计划;分级组织开展政务服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研讨交流

1231

市政府办

市政务服务中心、各县区政府

75

建立企业和群众咨询、感知、投诉、评价收集机制,健全统一归集、分办交办、及时改进、评价反馈用户需求办理机制

630

综合协调组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76

加强“一张网”建设及应用宣传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群众认同感和参与度

1231

市政府办

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区政府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