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六安市蝗虫监测防控预案

浏览次数:信息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时间:2020-05-22 10:47
字号: 下载 我要纠错 打印 收藏

据植保部门预测,2020年我市农区蝗虫发生接近常年,其中东亚飞蝗偏轻发生,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蝗蝻点片;土蝗轻发生;沙漠蝗虫迁飞侵入可能性小。为有效控制蝗虫灾害,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监测防控目标

按照主动预防、分类施策、有效处置的总体要求,做好农区蝗虫防控。加强蝗情监测预警,全面排查蝗灾隐患,突出科学防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总体目标是确保“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具体目标是东亚飞蝗达标区防控处置率达90%,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90%以上,生物防治占70%以上;土蝗达标区防控处置率达8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达70%以上,生物防治占60%以上。

二、监测防控策略

贯彻“改治并举”治蝗工作方针,加强蝗情动态监测,科学安全防控蝗虫。协调运用生态、农业、生物和化学方法,狠治东亚飞蝗夏蝗、抑制秋蝗;扩大秋蝗查治范围,及时防治秋蝗高密度点片,减少翌年虫口基数。中低密度发生时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和生态控制等绿色治蝗技术,促进蝗虫灾害的可持续治理。高密度发生时及时开展应急防控,科学选药,精准施药。

三、监测防控措施

(一)加强蝗情监测预警

东亚飞蝗孳生区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是沿淮河泛地带及姜家湖、城西湖、城东湖、孟家湖的大面积洼地;各地结合农作物主要病虫害调查开展土蝗普查。做好蝗虫监测预警工作,落实查蝗员制度。蝗情监测调查实行带药带械侦查,发现点片蝗蝻达标区域要立即组织扑灭;发生大面积蝗情要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适期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完善蝗情定期调查和上报机制。

(二)完善应急防控设施设备

新购补充蝗虫应急防控所需农药、药械等设施设备。排查已有设施设备完好率,查漏补缺,维修保养机械,提升应急防控能力。

(三)开展科学安全防控

1.主推生态控蝗技术。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在农田蝗区种植大豆、西瓜、棉花、杞柳、牧草等蝗虫厌食作物,提高复种指数;在河泛蝗区垦荒种植;在滨湖和内涝蝗区造塘养鱼、改造植被,减少撂荒地面积等措施破坏蝗虫产卵适生环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禽养殖业,恶化蝗虫适生环境,压低虫源基数,减轻发生程度。

2.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一般蝗区通过适当放宽蝗虫防治指标,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以及牧鸡(牧鸭)食蝗;核心蝗区优先推广杀蝗微孢子虫、绿僵菌等微生物农药,合理使用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

3.提高应急防蝗能力。涉蝗县加强防蝗应急队伍建设,认真开展防蝗应急队员防治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提高应急防控能力。要确保每万亩蝗区有2-3个地面应急防控队伍。防治适期为蝗蝻3-4龄盛期。蝗虫高密度发生时,要开展化学应急防治,控制蝗虫扩散蔓延。东亚飞蝗化学防治指标为0.5头/㎡,土蝗化学防治指标为5头/㎡,可选用马拉硫磷、高氯·马、阿维·三唑磷等药剂品种。提倡使用飞机、烟雾机或大型施药器械开展防治。合理安全用药,推广超低容量喷雾和精准施药技术,减少对天敌的影响及环境的污染。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以主要负责同志为指挥长的蝗虫防控指挥部。涉蝗县也要成立相应的蝗虫防控指挥部,加强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负责蝗虫监测和防控工作。

(二)强化物资保障。合理安排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第一批)蝗虫专项资金,购买防控蝗虫所需的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和药械。同时,涉蝗县要加大蝗虫防控资金投入,要安排资金开展蝗虫监测、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等。

(三)强化科技支撑。要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专家组的基础上,增设蝗虫防控技术专家组,防控关键时期下派专家组深入防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

(四)强化宣传指导。组织专家开展防控蝗虫技术培训、接受媒体采访、开展科普宣传,正面引导舆情。宣传蝗虫防控工作进展和监测防控成效经验,增强蝗灾可防可控信心。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64-1234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