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工作相关情况新闻发布会

人: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思来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1年7月9日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前所未有”。

发布会直播

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好!

非常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六安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的关注和支持。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我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关情况。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做简要介绍。

第一个方面,简要介绍我市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前所未有”。

一是减贫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截至2020年底,实现现行标准下70.96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历史性地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

二是贫困村贫困人口收入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8393元增长到2020年的14449元,年均增速9.5%,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486元增长到2020年的12952元。44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村达97个。

三是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主要体现在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改善。自来水普及率由32%提高到96%,所有行政村通4.5米宽水泥路、城乡公交一体化、光纤到村和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覆盖,村村都有标准化卫生室。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及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的出行难、用电难、通信难问题普遍解决。

四是乡村产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坚持“稳定脱贫奔小康、绿色减贫促振兴”,依托四大平台,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园区450个,建设扶贫车间163个,八大特色主导产业实现综合产值366亿元,累计带动超40万贫困人口增收。

五是农村环境取得前所未有的提升。深入实施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累计完成48.6万户卫生厕所改造,实现所有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基本实现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8%。

六是乡村治理水平取得前所未有的提高。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扶持创业,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支农惠农和扶贫政策,贫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高,精神面貌显著改善。通过脱贫攻坚的洗礼,一大批讲政治、善作为、敢担当、能攻坚的干部得到了锻炼和提拔使用,提升了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金寨县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全市6个集体、9名个人登上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领奖台。值得铭记的是,文家胜、桂先勇、徐平霞、周曦、陈长学、张宏、罗福季等7名扶贫干部将生命奉献给了全市脱贫攻坚事业。

第二个方面,简要介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推进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词:巩固、拓展、衔接。

首先是“巩固”。

“巩固”的内涵,就是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成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不产生新的贫困人口。为此,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总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要求,对摘帽县区、出列村和脱贫人口做到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二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通过相关部门大数据筛查、农户自主申报以及村组干部日常走访和集中排查,及时发现需要帮扶的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以下简称突发困难户),通过规定程序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并实行动态管理。我市还创新开展了失能困难群众社会化组织化养护工作,提升失能困难群众生活质量,解放因照料亲人而被束缚的困难劳动力,减少返贫风险。

三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教育方面,在做好控辍保学的基础上,对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继续按照原要求落实好国家助学金等资助政策;医疗保障方面,统筹完善居民医保分类资助参保政策,在坚持医保制度普惠性保障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对困难群众基础性、兜底性保障;住房保障方面,持续保障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以及监测对象家庭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方面,继续加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建立水质常态化抽检制度,畅通群众咨询投诉渠道,及时进行跟踪督导,保障饮水安全。

四是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聚焦我市451个一定规模的集中安置点,立足当地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综合运用就业服务措施,加大帮扶力度,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进一步提升安置点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搬迁群众的生活质量。

五是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对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各类扶贫资产进行全面核查和确权登记,分类摸清底数,实行台账管理。按照“所有权与监管权相统一,受益权与管护权相结合”原则,进一步落实责任主体和监管主体,确保资产长期发挥效益。

其次是拓展。巩固不等于固化,帮扶对象、帮扶标准和帮扶政策等都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拓展。

帮扶对象方面。脱贫攻坚期的帮扶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而过渡期帮扶对象也称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困难户三类,根据防范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关注大病重病患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特困老人以及就业不稳定户、产业发展失败户、灾后重建户、无劳动力户等群体。重点监测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

监测范围方面。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我市以脱贫攻坚期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为底线,综合考虑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和物价指数等因素,确定2021年家庭人均纯收入6000元(每年综合相关因素进行调整)为监测范围。

帮扶政策方面。虽然总体帮扶政策保持稳定,但脱贫攻坚期的部分帮扶政策,带有一定突击性,造成了帮扶对象和非帮扶对象在政策享受方面的“悬崖效应”,需要对政策设计加以调整优化,拓展政策包容性。中央层面已研究确定了33项衔接政策,省直相关部门正在陆续跟进出台配套文件,我市相关政策也在调整优化中。

最后是“衔接”。巩固是衔接的基础,拓展是衔接的手段。通过巩固和拓展,将脱贫攻坚期形成的成果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和政策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工作而言,目前重点做好产业、就业和双基建设方面的衔接。

一是持续加大产业发展力度。鼓励各地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加强县域产业发展规划,推深做实“138+N”和“6969”工程。组织开展特色种养业质量提升行动,巩固已有产业基础。支持发展乡村产业,不断健全完善“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机制。加强产业类项目谋划,充实完善县级项目库。2021年全市共入库项目7545个、项目投资总额达66.68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896个,涉及资金34.85亿元,占比52%。今年已批复实施的项目中,产业类项目521个,总投资8.39亿元,占比71.34%。

二是持续加大稳岗就业力度。积极组织实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提升行动,大力推进“三业一岗”就业帮扶,通过劳务输出、公益岗位、扶贫车间、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抓好脱贫人口的稳岗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9.47万名脱贫劳动力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就业总数超过去年,形势良好。

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提升客货运输服务品质和乡镇村级综合运输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落实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推动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乡村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落实重点慢性病签约服务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组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高烈度设防地区农房抗震改造;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目前,市县两级乡村振兴机构已经挂牌成立,我们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真抓实干、不辱使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我就介绍到这。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一、请问在2020年全面脱贫后,我市是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做了哪些工作?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实现有效衔接的基础和前提。党中央、国务院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正式进行了重点部署。我市高度重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狠抓责任和工作落实,坚决把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

一是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今年以来,为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各类学杂费、发放补助8.31万人次、5325.84万元;支付已脱贫人口住院综合医疗保障6.29万人次、4.42亿元,门诊慢性病医疗费用39.93万人次、2.14亿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70户,已完工207户;继续加强全市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已完成养护项目486处。

二是保持资金投入力度不减。资金投入方面,今年全市共安排各类衔接资金20.3亿元,其中:中央财政6.4亿元、省财政5.1亿元、市财政2.98亿元、各县区财政5.8亿元,已批复项目1537个。

三是保持帮扶力度不减。驻村帮扶方面,向479个村选派第八批驻村干部1406人驻村开展工作,其中:中直单位1人、省直单位117人、市县1288人。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方面,争取后续扶持补助专项资金1.18亿元,主要用于实施带动搬迁群众发展的项目;积极争取以工代赈投资计划2917万元,预计发放劳务报酬443万元,有效带动已脱贫人口和部分易地搬迁群众通过参与工程建设实现稳定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按照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支持,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二、对于已脱贫群众,我市将如何继续进行跟踪监测和帮扶?

对于已脱贫群众如何进行跟踪监测和帮扶,确保他们真脱贫、脱真贫、走上富裕生活,在中央层面已经统筹做了部署。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中共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监测对象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根据文件规定,监测的对象包括三类,一类是脱贫不稳定的,第二类是边缘易致贫的,第三类是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目前各县区正在进行摸底,我们主要是通过“线上”的数据比对和“线下”的实地考察来发现。

对纳入监测的对象,对于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对象,加大产业就业帮扶,落实产业奖补、稳岗补贴等帮扶政策,支持他们通过发展产业、外出或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对于因患病、残疾等没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医保、特困救助、低保兜底等帮扶政策,减少医疗、教育、生活等方面支出,加强人文关怀,确保基本生活有保障。

三、请问:为适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在组织领导、政策设计方面有哪些调整完善?

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相应的机构也要做一些调整。领导体系方面,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职能由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来承担,同时,市、县扶贫机构整建制转为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具体工作。我市及所辖县区乡村振兴局均已在6月6日前正式挂牌成立。

与此同时,我们将在保持总体稳定基础上,按合理的节奏、力度和时限,分类推进政策体系调整完善,着重做好五个方面的要素保障。

一是加强财政投入保障。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根据有效衔接需要和财力状况,投入规模不减。2021年市本级及各县(区)继续保留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现已更名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安排资金8.78亿元,较上年增加2000万元,目前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实施。

二是加强金融服务保障。进一步优化完善脱贫人口小额贷款政策,切实满足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需求,将边缘易致贫户纳入保障范围,持续巩固脱贫成效。截至目前我市脱贫人口小额贷款余额15.3亿元,今年以来新增贷款1835户7463.49万元。发挥保险保障作用,在总结“深贫保”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实施“防贫保”综合保险工作。

三是做好土地支持保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用地需要;过渡期内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专项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对脱贫地区继续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

四是做好人才支持保障。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农村能人经济,组织实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计划”。建立职业农民制度,2021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000人左右。充分发挥群众组织作用,实施青春建功行动,引导更多青年人才投入农村、扎根农村。

五是做好社会帮扶保障。继续坚持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定点帮扶机制,优化结对帮扶方式,探索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共建的结对帮扶新路径。目前第八批驻村工作队已经轮换到位,帮扶工作全面展开。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