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全面建成全域公交网络体系”新闻发布会

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卫东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交通局

发布时间:2021年3月12日

要: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我市要实现全面脱贫,核心是发展,基础在交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要求全市上下打好交通精准脱贫攻坚战,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彻底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老区特色的脱贫攻坚和绿色振兴之路。为此,市委市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作出了提升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建设全域公交网络体系的战略。整合全市公共交通资源,对全市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改造,完善城乡公交市场运营机制,构筑功能完备的全域公交网络,形成畅达、舒适、惠民、便捷的城乡公交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出行需要。

发布会直播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六安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六安市全面建成全域公交网络体系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我市要实现全面脱贫,核心是发展,基础在交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要求全市上下打好交通精准脱贫攻坚战,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彻底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题,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老区特色的脱贫攻坚和绿色振兴之路。为此,市委市政府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作出了提升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建设全域公交网络体系的战略。整合全市公共交通资源,对全市农村客运班线实行公交化改造,完善城乡公交市场运营机制,构筑功能完备的全域公/交网络,形成畅达、舒适、惠民、便捷的城乡公交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的出行需要。

一、工作成效

“十三五”以来,为打破城乡客运二元结构,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六安市共投入31.12亿元,建成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共收购农村客运班线车辆1268台,开通公交线路395条,其中城乡公交线路325条,是2015年的4.59倍。投入公交运营车辆2630辆(新能源车辆占比达93%),其中城乡公交1507辆,是2015年的2.58倍。营运线路总长度9203.58公里,其中城乡线路8306.08公里,是2015年的6.7倍。全市7个县区、130个乡镇、1810个建制村均开通了公交车(含预约响应式),在全国率先建成了以市区、县城公交为主体、乡镇公交为骨架、乡村公交为末梢的连通城镇、覆盖行政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市县(区)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共惠及群众约500万人,每年为广大群众节约出行成本约4.8亿元。 既有1元公交通村的“舒城模式”、有2元通全县的“金寨做法”,也有开通直达公交3至15元的“阶梯式票价”模式。据统计,市县(区)财政每年补贴公交运营资金达2亿元。

我市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建设得到了交通运输部杨传堂书记、李小鹏部长、刘小明副部长的充分肯定,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六安模式”在全国推广。

2020年9月,我市代表安徽省接受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质量考评,交通部考评组对我市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公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主要做法

(一)建设全域公交网络,领导重视是前提。2018年2月2日,刘小明副部长专程到我市调研“四好农村路”运输服务工作,对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及运输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我们进一步完善提升,形成“舒城模式”“六安模式”,在全省、全国推广。小明副部长的肯定与要求,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极大的提振了我市建设全域公交网络体系的信心和决心。对全市交通运输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县一级路、乡乡二级路、村道五米五、乡镇通公交”的发展目标,并将此写入了市委四届六次全会报告和市人大五届一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在具体实施中,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云飞同志经常深入县区、乡镇、公交企业调研,要求县区着力解决制约公交发展的实际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叶露中同志在当选市长十天之内就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确定了金安、裕安、叶集三区采用PPP运作模式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并每月调度一次,该项目从确定实施模式到运营,仅仅一年时间,比常规的PPP项目实施时间,提前了5个月。

(二)建设全域公交网络,道路通畅是条件。 “十三五”期间,我市狠抓交通脱贫攻坚,新开工高速公路项目3个144公里;完成投资198亿元,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项目28个629公里,完工585公里,新增一级公路346公里。按照“组组通、路路安、条条畅、处处美”的目标,共投入124亿元,推动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联网联通,建成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扩面延伸工程16456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危桥改造、安防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大力实施“交通+旅游”“交通+产业”项目,建成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约2800公里,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旅游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到202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25087公里,位居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到县(区)一级路通达,全市乡镇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为83.5%,行政村通5.5米硬化路占比为78%。内畅外联、四通八达的大路网为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交通基础支撑。

(三)建设全域公交网络,城乡融合是基础。一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城乡公交和城市公交一样对待,做到政策优惠、服务均等,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享受无差别的公交服务。二是公交规划一体化。在编制城乡公交发展规划上,力求城乡公交线路与城市公交线路有机衔接,实现“零换乘”目标。三是公交资源配置合理化。城乡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站台、站亭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引导公交全域化的必由之路,是公交全域化的基础,我们在规划上合理布局,在建设上满足功能需求。在车辆购置运营上,全部为新能源车辆,着力建立因地制宜、资源共享的公交发展模式。

(四)建设全域公交网络,典型引领是动力。为探索全域公交网络建设经验,我市于2012年在舒城县先行试点。该县采用“财政补助、一元普惠、城乡一体”的运作模式,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同年12月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实现21个乡镇全部开通了公交车。目前该县已基本实现“一元公交村村通”,并构建了县外至城区、城区至乡镇、乡镇至村组三级物流服务网络,形成了一站式综合运输功能服务。舒城县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首批创建县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同时与金寨县、叶集区一同被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全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称号。

(五)建设全域公交网络,精心组织是关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化PPP项目工作领导组,并组建了8个专项工作组。各工作组按照分工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二是编制发展规划。编制《六安市公交线网优化暨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2016—2020)》,出台《创建安徽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方案,明确发展目标、落实主体责任。三是明确具体任务。明确2018年实现金寨县、叶集区、金安区、裕安区城乡公交一体化,2019年、2020年分别完成霍山县、霍邱县城乡公交一体化。到2020年底,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四是促进绿色发展。在全省首开一条氢能源公交线路。截至目前,我市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93%,超过安徽省规定标准(60%)33个百分点。六安市交通运输局被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四部委评为2018年“全国绿色出行宣传月和公交出行宣传周先进集体”。五是加大工作力度。市委市政府经常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研究解决全域公交网络建设中的问题,督促县区抓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实施。

(六)建设全域公交网络,多元投资是保障。我市自2012年以来,主要采取市县政府直接投资方式发展公共交通。为缓解政府即期投入不足的问题,我市率先在全国采用PPP模式,实施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到2020年底,全市共投入资金31.12亿元,其中市县(区)政府直接投资24亿元,采取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投资7.12亿元,每年运营经费纳入市县财政预算,有效的保障了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建设与运营。

(七)建设全域公交网络,群众满意是根本。一是强化公交行业的管理。建立健全公交行业、企业社会评价体系,加强对公交驾驶员等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开展“文明公交服务之星”和优秀公交线路的评选。公交系统也涌现出全国劳模程大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继菊等先进模范人物。二是规范公交企业的内部管理。公布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设立投诉箱。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通过日常考核、星级管理和积分考核等加强运营管理。三是实行公交一体化、数字化、安全化管理。建设公交视频监控调度系统和智能公交查询系统,整车配备360度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记录车辆内外情况及驾驶员工作状况。提供公交卡、支付宝、银联卡等多种乘车支付方式。四是充分发挥12328服务监督功能,实行24小时全天候、无间断服务,群众满意度也从最初的80%左右上升到98%左右,我市12328服务中心荣获2017-2018年度全国12328电话十佳服务中心。五是强化执法监管,充分利用公交运营实时监控系统,及时督促驾驶员规范驾驶行为;充分利用我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的优势,按照区域划分,实施进站驻点,强化执法监管。六是加强场站资源整合。依托城乡公交场站资源,积极推进公交、充电、物流“三站合一”。建成9个县级物流中心,130个乡镇运输综合服务站,1839个村级综合运输服务点。在实现村村通新能源公交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场站、人流、公交闲置站房、运力优势,做好“整合文章”,创新开展农村物流“公交帮你代”活动,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优化城乡公交线路布局。根据百姓出行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公交发班时间,进一步调整延伸城乡公交线路,满足广大群众出行需求。

二是进一步提高公交智能化水平。利用智能公交调度中心、公交视频监控系统等,加强公交运营的科学调度管理。进一步扩大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设范围,完善公交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为公众提供更优质、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三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逐步提高农村道路等级、实施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落实安全营运主体责任,加强驾驶人员安全教育,提升公交车驾驶员文明、安全行车意识及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多种形式安全教育培训和应急管理举措,确保运营安全。

四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公交行业的管理,不断推进全市公交服务行业的标准化、优质化、规范化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