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农村路”建设新闻发布会

人: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卫东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交通局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工作,2016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意见》,并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纳入民生工程。2018年9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六发〔2018〕19号),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并明确了县区政府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乡村参与的工作格局,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保障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

发布会直播

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市交通运输局,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六安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市“十三五”以来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情况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工作,2016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意见》,并将农村道路畅通工程纳入民生工程。2018年9月,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六发〔2018〕19号),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并明确了县区政府是“四好农村路”建设的责任主体,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乡村参与的工作格局,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保障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有序推进。

一、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

(一)2020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总体情况。一是2020年全市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目标任务949.605公里,计划完成投资68779.7万元;二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总任务746.116公里,计划完成投资8441.8万元;三是危桥改造工程总任务43座,计划完成投资4785.1万元;四是2020年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项目48个,计划完成投资18641.8万元。目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完成投资率100%,完工率100%。

(二)主要做法。一是坚持补齐短板。2014年我市有国家级贫困县区4个,省级贫困县区2个,其中金寨县、霍邱县均为全省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442个、贫困人口70.96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3.86%,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其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是致贫的一项重要因素。为此“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累计124亿元,年均投入约25亿元。其中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完成投资46亿元、扩面延伸工程完成投资41亿元、危桥改造和安防工程完成投资7.1亿元、城乡公交一体化完成投资25.72亿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8816公里,扩面延伸工程764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348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202座。目前乡镇通三级以上硬化路达100%;建制村通四级以上水泥路达100%;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达100%;山区300至500米错车道完成比例达100%;户户通硬化路达到80%以上,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二是坚持品质为先。严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关键节点,推动落实“政府监管、业主负责、监理监控、社会监督、企业自检”,坚决杜绝“人情工程”。狠抓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建成源头监管站39个,动态检测监控卡点12处,超限率由三年前4%降至0.38%。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面实行公路养护项目统一打包,提升公路养护质量,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列养率。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优、良、中等路总比例达到85%,县乡公路年均大中修比例达到7%,实现小修保养常态化。农村公路路况实现由“差”变“优”、由“通”向“好”发展。三是坚持民生为上。目前我市已有6个县区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霍邱县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公交一体化。目前全市已有100个乡镇、1586个村通了公交车,占比分别为85.7%、76.9%、86.2%;共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87条、投入公交车1312辆,年客运量达1.12亿人次,增长30%,惠及群众430.2万人,每年为群众节约出行成本约4.8亿元。7个县区均已制定农村物流三级网络体系规划,建成9个县级物流中心、130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818个村级综合运输服务点。以城乡公交综合服务站为依托,实现交邮整合发展,充分利用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辐射范围和城乡公交覆盖面广的特点,大力推广实施“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快递进村”,开展“公交帮你带”试点,将城乡客运与农村物流有机融合起来,为全市邮政业、快递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坚持创新体制。积极争取2018-2020年市本级资金,对全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每年给予30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和路长办公室,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路长,政府牵头协调解决农村公路管理中存在问题;加快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探索将公路管养里程实施打包招标,实行农村公路管养市场化运作;深入推进公交体制改革,完善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建设。五是坚持调度考核。联系纪委、审计等部门,严格管理资金使用,有力保障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质量;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对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和民生工程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安排市级以奖代补资金的重要依据;加强对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督导和考核,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和组织在农村公路发展中的作用;联合农业农村、扶贫等部门,加大全市示范乡镇,品质示范路创建工作。

(三)特色亮点。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受到了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的充分肯定,舒城县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金寨县被评为为“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舒城县、叶集区、金寨县被评为全省“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一是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按照扩大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串联起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红色旅游示范基地和康养基地等产业带,“农村公路+产业扶贫”“农村公路+旅游扶贫”带动效应显现。二是提升农村交通综合服务水平。建立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积极引导物流园区、城市配送中心及乡镇综合服务站、乡村物流服务点等三级配送节点建设,推广共同配送等先进组织模式。完善县(区)级物流中心、乡镇农村配送站、农村货运网点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统筹交通、邮政、商务、供销等农村物流站点资源,鼓励“多站合一”的站场运营模式,积极推广农村货运班线、农村客运车辆利用货舱承接小件快运等服务模式方便广大群众。三是建立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推行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覆盖率达100%。招募道路专管员3289名,优先为农村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也吸引了中央驻皖及省级主流媒体的关注,相关媒体记者专程来到我市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进行深入宣传报道。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四好农村路”建设和人人参与的爱路护路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了我市“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的社会知晓度、满意度、支持度。

二、存在的问题

我市在“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建设受土地、资金等因素制约,公路建设、升级改造存在困难。二是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加之产业路、旅游路建设缺乏补助资金,建设难度大,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乡村振兴。三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技术力量不足,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待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结合特色产业,做好统筹规划。形成“农村公路+产业、旅游、生态、文化、物流、康养等多种融合,带动扶贫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加大农村建设投融资力度。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提高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补助标准,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公路建设。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农村管养水平。加强农村公路超限运输治理,延长使用年限。

答记者问:

1.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请问如何做好我市“四好农村路”建设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衔接?

答:截止目前,我市农村公路通达里程21639公里,均名列全省第一。为此“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投资累计124亿元,年均投入约25亿元。其中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完成投资46亿元、扩面延伸工程完成投资41亿元、危桥改造和安防工程完成投资7.1亿元、城乡公交一体化完成投资25.72亿元,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8816公里,扩面延伸工程764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4348公里,农村公路危桥改造202座。强力推进“交通+旅游”“交通+产业项目”,重点实施了总投资39亿元、总里程259公里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以及总投资40亿元、总里程190公里的山湖旅游大道项目,以上两个项目连接了5条高速公路、5条国道以及9条省道、11条县道,串联了32个旅游景区,沿线受益乡镇50个、贫困村98个、受益人口110万人,带动了13.3万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今年我市被交通部列为交通强国试点市和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市点市,因此我市交通运输部门要抢抓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网建设,推动县乡道及低等级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和窄路基路面公路加宽改造,加强交通与产业、旅游融合发展,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支撑产业兴旺。加快主要产业经济节点公路建设,推进交通运输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旅游公路建设,完成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提升工程、天堂寨至陡沙河扶贫绿色公路、金寨高铁站至裕安交界红色旅游公路等一批旅游路建设,积极拓展“运游一体”服务,开通旅游专线。二是进一步提升城乡交通运输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乡村客货运输信息化和农村物流递送便捷化,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巩固提升已完成的7个县区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优化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村村通公交,提高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利用好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做好农村客运预约响应服务,实现乘客的便捷式出行和运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农村客运出行信息化服务水平。拓展农村客货运运营服务模式,加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采取“多站合一”的站场运营模式,推进农村客运、物流和电商融合发展,城乡物流共享发展,统筹交通、邮政、快递、物流、供销等农村物流站点资源,积极推广“公交帮你代”、农村货运班线等服务模式。用好六安市农村交通运输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中综合货运匹配管理平台服务,打通农村货物运输“最后一公里”,便捷农村小件货物和大宗商品货物运输。三是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提升农村交通安全水平,加强安全风险重点路段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四、五类危桥改造力度,推进县乡道安全防护工程建设,消除行车隐患路段。加强农村交通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建设,推进农村公路灾毁保险覆盖率,构建农村公路防灾抗灾减灾长效机制,巩固农村公路交通脱贫攻坚成果,确保群众安全畅通出行。综合整治农村路域环境,实施农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推广交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推进绿色公路、绿色水运发展。四是进一步强化管理养护升级。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公路管养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鼓励养护企业跨区域参与市场竞争,探索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常态化开展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加强农村公路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广泛应用,建设好、利用好路长制管养平台,实现农村公路信息化、网格化,通过平台开展公路养护、应急指挥、路政管理等日常工作,提高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运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全覆盖,制定农村公路管养考核管理细则,机制健全、运行顺畅、人员配备齐全;充分发挥好乡村道专管员作用,结合公益性岗位设置,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全面推行信息化传输闭环管理。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效机制,持续实施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公路危桥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现农村公路路况良好、安防工程齐全,达到“畅安舒美”的目标。五是加强交通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交通文化品牌,推进交通文化进乡村、进校园、进机关、进车厢等。推动交通文明融入乡村基层治理,强化古道、古桥等历史遗迹保护,开展交通文化内涵研究和传播。纳入乡(村)规民约和村民委员会议事协商机制,提升人民群众爱路、护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裕安区交通局“全国交通文化建设首批示范单位”示范带头作用,打造好交通文化建设展示厅,推广好《交通文化手册》《交通工作者之歌》等一批文化产品,运营好客运西站“女子亲情服务班”等模式,让交通文化浸润人心、推动事业发展。

2.下一步,我市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有何举措?

答:近年来,我市每个乡镇均具备了1条连接国省干线公路或县城的三级及以上公路,每个乡镇均具备了1条与相邻乡镇的路面宽度不低于5米的四级及以上公路,所有通建制村的村道路面宽度不低于4.5米,全市20户以上的较大自然村已通硬化路。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覆盖率达100%。到2020年底,全市7个县区130个乡镇均实现通公交目标,其中金寨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实现了村村通公交。实行县乡村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推行乡村道路专管员制度,实施了农村公路灾毁保险,农村公路列养率大幅提升。一是要坚定发展工作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叠加的发展机遇,更好地发挥我市承东启西、“左右逢源”的双优势和区域战略叠加的政策优势,推动交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全方位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运输服务提质升级、各种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为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交通强国贡献更多六安力量。二是要坚持工作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要求,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建设。2.坚持因地制宜。农村公路建设应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建设性质和建设规模,不搞大拆大建,改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线路,新建工程应当尽量避免占用耕地和林地。3.坚持示范引领。开展创建活动,鼓励各县区积极参与省、市“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活动,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作用,全面达标、全面过硬。三是要建立工作目标。1.“建好”农村公路。完善县、乡、村三级公路网络体系,基本完成较小自然村通硬化路工作,解决部分20户以下自然村通硬化路问题。按照“四好农村路”建设总要求,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向进村入户倾斜,全面实施乡乡通二级路,建制村通5.5米水泥(沥青)路,所有美丽乡村规划点通4.5米以上硬化路。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通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2.“管好”农村公路。在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构建率达到100%,县、乡两级路长办公室设置率达到100%,县级农村公路路长制规章制度制定率达到100%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机制、明确职责、规范运行。在乡村道路专管员覆盖率达到100%基础上,结合公益性岗位设置,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全面推行信息化传输闭环管理。基本消除农村公路沿线“脏乱差”现象,实现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的目标。3.“护好”农村公路。在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的基础上,争取优、良、中等路总比例达到90%和县、乡公路年均大中修比例达到7%,实现小修保养常态化。4.“运营好”农村公路。不断完善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村村通公交。在每个县(区)建设1个农村物流中心,每个乡镇建设1个综合运输服务站,每个建制村建设1个综合运输服务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做好场站、人流、公交、快递、物流、邮政、运力的集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