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稳六保”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十九) 关于我市7x24小时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
发布人: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成员、审批办证中心主任 黄兵
发布地点: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发布单位:市数管局
发布时间:2020年9月25日
摘要:2019年底,继国务院第722号令《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后,我省在12月30日,李国英省长签署第290号省政府令,公布《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第四章“政务服务”第三十条中要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当推行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全天候“随时办”服务。今年初,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及省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中再次强调要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
尊敬的新闻界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通过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和大家相会,我谨代表市数管局对新闻界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此次新闻发布会安排,现将我市7×24小时政务服务工作情况发布如下:
一、工作开展背景
2019年底,继国务院第722号令《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颁布后,我省在12月30日,李国英省长签署第290号省政府令,公布《安徽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办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第四章“政务服务”第三十条中要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应当推行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全天候“随时办”服务。今年初,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及省市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中再次强调要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
2月下旬,《安徽省数据资源管理局关于全面推行 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的通知》正式印发,围绕企业复工复产靠前服务,以方便企业群众办事为目的,在加强疫情科学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推行“电脑端”,持续打造“皖事通办”平台。“皖事通办·六安分站”是在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丰富服务渠道、拓展服务内容、强化平台功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全覆盖、无差别、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服务的统一办事平台,已覆盖全市50个市直部门、8个县区(含开发区)、146个乡镇(街道)和1938个社区(村)的15.8万个政务服务事项,不断推进“电子证照、电子云签、电子材料、电子印章”的深入应用,全市“一网通办”事项(网上可办)占比99.85%,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7.86%。
二是推行“窗口端”,不断优化线下窗口服务。制定《2020年度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社会评窗口”季度考评指标》,以季度考核为抓手,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市本级大厅共有28个部门行政审批窗口,12个公共服务窗口,5个分办事大厅,开设办好一件事“一窗受理”窗口,实现企业群众到政府办事“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推进更多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截止9月底,市本级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办理率达94.4%;印发《关于印发<六安市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完善“好差评”评价收集、反馈、整改、追评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今年已收集评价590万条,好评率达99.99%,其中“差评”事项85条,已整改84条。
三是推行“自助端”,升级改造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6月底前,市县两级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完成软硬件改造,做到名称、标识规范统一,增设发票申领自助机、人社自助服务机、安徽省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自助服务机等自助设备,着眼用户高频需求,市本级首批共梳理上线涉及税务、人社、市场监管等14个部门共99项服务事项,其中法人事项43项、个人事项30项、便民服务26项;此举也打破传统窗口受理、审批、出件服务模式,只需携带相关证件,即可实现“随时”办理。如营业执照领取,群众在自助机上插入身份证,验证身份信息,再通过手机号认证,选取可打印营业执照列表,选取需要打印的正副本列表,通过签领表云签确认,即可成功领取营业执照。
四是推行“移动端”,推进更多事项指尖可办。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不断宣传推广“皖事通”APP,目前已提供社保查询、公积金提取、医疗挂号、空中课堂、一键挪车等206个应用服务,并多次对接教育、人社、税务、公积金等部门,全面推进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政务服务事项向皖事通APP延伸;以“皖事通”为载体,推广“安康码”民生工程在扫码就医、健康打卡、预约取号、发热登记、交通出行等18类应用场景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一码通行”到“赋码生活”,“皖事通”全市累计注册用户184万人。
五是探索“电视端”,不断拓展政务事项办理渠道。为进一步丰富服务渠道,我局正与电信IPTV探索推出“电视端”,上线“皖事通办”专区,重点服务老年人等群体和移动网络覆盖较弱的农村地区,实现足不出户,在家通过电视遥控器操作就能查询办事指南、了解最新服务政策、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目前已梳理预约类服务1项、办理类服务7项,查询类服务5项,我市正按统一对接规范,配合电信公司进行研发对接,尽快上线运行。
六是推行“一张图”,构建“一图五端”新布局。9月3日,六安市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在全省统一部署下全面上线运行,做到同一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形成同源管理,提供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电视端等服务渠道,并根据使用场景和用户需求,“一图”获知社保、公积金、住房、医疗、交通、税务等政务服务事项“去哪办”“怎么办”“就近办”等关键信息,申请人在检索到相关事项后,可自主选择网上办理或手机办理,若选择线下办理(窗口办理或自助办理),可通过办理事项快速定位到最佳办事地点,地图系统自动提供路线规划和导航功能。自我市政务服务地图上线20天以来,共关联服务场所2251个,关联政务服务事项15.8万个,地图访问量达1.5万次、事项搜索3万次,政务服务场所搜索1350次,满意率评价达98.06%。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9月16日,省政府第112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推深做实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创新服务方式、再造办事流程,拓展提升服务内容。我局将进一步汇聚各类服务渠道、服务事项、数据资源,精准提供智能搜索、智能推荐、智能导航、智能拓展,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二是持续推进“一图五端”新布局。持续拓展“皖事通办·六安分站”平台,加快与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深入对接,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推进网络端、移动端、窗口端服务,全面推广自助端,探索推出电视端,完善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让企业和群众体验更高效更快捷的政务服务。
三是加大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宣传力度。多渠道开展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推广活动,利用电视、报纸、部门微信、微博、短信等宣传渠道,在办公、办事场所摆放张贴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获得感、满意度,实现“皖事通办”向“皖(万)事如意”转变。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答记者问:
1.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的总的目标是什么?
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再造办事流程,围绕“一图五端”新布局,让企业群众办事更省心、让着政务服务更贴心。
2.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能查询到哪一级服务大厅?
答:目前已涵盖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大厅,我市本级(含分办事大厅)、4县4区、146个乡镇(街道)和1938个社区(村)共计2251服务场所均能查询到。
3.7×24小时政务服务地图查询的事项办理方式是固定不变的吗,比如只能窗口办理、网上办理?
答: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实现了窗口办理、网上办理会展示,后期实现手机办理和自助办理,也需要部门在后台进行动态调整。